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10月23日,前季国新办举办发布会,度农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业农今年以来,村经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济稳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前季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度农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业农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村经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济稳“农业再获丰收、前季农民稳步增收、度农农村稳定安宁,业农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村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济稳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会上介绍,今年粮食生产克服灾害影响,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81.3%,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底气来自哪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一方面,今年秋粮面积连续第四年增加,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奠定了秋粮增产的基础。另一方面,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初显。年初,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200个玉米大县、100个大豆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
“虽然局部灾害较重,但多数主产区雨水调和、光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潘文博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秋粮增产完全可以实现“以秋补夏”。夏粮、早稻、秋粮这三季算下来,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当前,全国秋冬种工作已全面展开。截至10月22日,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半,冬油菜播种过六成,进度与常年相当。潘文博介绍,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和秋种面临的形势,农业农村部启动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从整地播种开始着手落实各项增产措施,重点推广“双晚技术”以及小麦适深精播、油菜适当密植等关键技术措施,重点落实好冬前镇压保墒等技术措施,培育壮苗越冬,奠定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
另外,针对8月洪涝受灾的河北、天津等蓄滞洪区,为保证适期播种,组织机械、人员全力抢排积水,及时翻耕散墒,派出专家组指导落实抗湿保播措施。目前,这些地块10月初积水基本排完,大部分区域小麦播种结束,基本种在适播期。
“菜篮子”供应充足,大豆油料扩种成果不断巩固
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水产品产量4733.6万吨、增长4.8%;蔬菜水果供给增加,10月上旬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亿多亩、同比增加140多万亩;水果产量稳定、品种丰富。据监测,节后“菜篮子”产品价格整体稳中走低。
“展望后期,第四季度全国肉蛋奶产能充裕,蔬菜在田面积稳中有增,‘菜篮子’市场保供稳价基础非常扎实,完全能够满足城乡老百姓生活所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说。接下来,将继续抓好生产保供,加强产销对接,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做好鲜活农产品储藏保鲜,促进“菜篮子”产品均衡有序上市,确保重点品种不脱销、不断档。
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任务。“今年是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二年。”潘文博介绍,年初,农业农村部制定了“两扩两提”目标,将大豆油料生产目标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攻坚克难扩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不断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也呈稳产态势。
夏油获得丰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专项资金,支持长江流域利用冬闲田扩种冬油菜。各地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夏收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预计冬油菜面积超过1亿亩,产量达到1450万吨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创新高。
大豆面积稳中有增。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各地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积极性,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0万亩,比去年增加500万亩左右。
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成效初显。据了解,今年单产提升示范区大豆种植密度每亩普遍增加800—1000株,高产田块密度达到2.4万。“按照3株一两豆测算,亩均增产30斤左右,100个主产县单产提升对总产增产的贡献超过了70%。”潘文博介绍。
发展产业、稳住就业,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势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曾衍德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发展产业、稳住就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已达到60%。截至9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全国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3297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77.8万人。
乡村富民产业培育壮大,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1—9月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9月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62.8%,企业对后市信心增强。前三季度,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农业功能价值不断拓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此外,随着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会上介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方面,指导各地编制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完善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活力。”曾衍德说,当前,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包括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范围、印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以及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截至9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超过222万、40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7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
“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激活农村内需,促进农民增收更具重要性、紧迫性。”曾衍德表示,接下来,将在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乡村产业、项目建设拓岗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等领域持续加力、多措并举,不断巩固农民收入增长好形势。
记者 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4日 第 05 版)
(责任编辑:休闲)
-
集美天然气门站。(厦门华润燃气供图)天然气管道“穿过”高集海域,把天然气送到了岛内。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本报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沈曼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ldqu ...[详细]
-
进入信息化时代,灯饰企业的发展压力也变得更大起来。现如今,行业压力突增,转型升级成为不少灯饰企业缓压的突破口。然而在转型大势逐渐成为行业趋势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的转型逐渐沦为口号,想要在逆境之下得到一次 ...[详细]
-
【以旧换新】第十六期丨不一样的“以旧换新”美好体验——四季沐歌“冰火之夜”纳凉晚会走进全国
【以旧换新】第十六期丨不一样的“以旧换新”美好体验——四季沐歌“冰火之夜”纳凉晚会走进全国责编:小乙 时间:2024-06-24 ...[详细]
-
2021新年新气象春季装修需谨慎!2020年就快过去了,2021年新房装修的热潮又将到来,有人说,初春不是装修的好时节,其实不然。任何季节装修都各有利弊,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气候影响并不是问题。即使初 ...[详细]
-
从厦门到莫斯科 行程一万两千公里,他成为骑行横跨亚欧大陆第一人
海峡网10月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文 北斗/图)厦门到莫斯科,他骑着摩托车行程一万两千公里,成为骑行横跨亚欧大陆第一人。抵达莫斯科,他将摩托车打包寄回,开始背包游历欧洲和非洲。而这,不过是他 ...[详细]
-
雇主责任险对临时工的保障条款是怎么规定的?赔偿范围和报价对比
导读: 实习生、兼职人员、日结工、短期促销员等临时工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聚焦于雇主责任险对临时工的保障条款,直接推荐三 ...[详细]
-
据Mark Gurman消息称,苹果的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Fold,总共配备了四颗摄像头,每块屏幕都配备了一颗前摄,此外还有两个后置摄像头。据Mark Gurman消息称,苹果的首款折叠屏手机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给孩子用的东西必须安全,但儿童家具却频频曝出质量问题。6月1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四川省质检院、成都市质检院联合发布消费提示,别让儿童家具成为孩子身边的潜在危险。 ...[详细]
-
玻璃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通过调整制造玻璃的材质与工艺,厂家可以让玻璃材料的性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而使其更加稳定耐用。例如常用的钢化玻璃不但强度远超普通玻璃,而且碎片不会伤人 ...[详细]
-
BICES 2025 展商风采:石家庄欧亚惠通滤清器有限公司
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将于9月23—26日在北京如期召开。石家庄欧亚惠通滤清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亚惠)诚邀业内外同仁,金秋北京相聚BICES ...[详细]